即刻稳定和负重 / Bicon一体化基台冠: 三颗下颌种植体 |
||
![]() |
1. | 术前X光片显示根管治疗失败的牙齿。 |
![]() |
2. | 缺牙区牙槽嵴和根管治疗失败的牙齿的颊侧观。 |
![]() |
3. | 用扩孔钻预备拔牙窝。 |
![]() |
4. | 用种植体插入器将5.0 mm x 8.0 mmHA表面的种植体植入。 |
![]() |
5. | 与种植体脱离前的插入器。 |
![]() |
6. | 用曲柄上的种植体就位器轻敲将种植体就位。 |
![]() |
7. | 就位的种植体的![]() |
![]() |
8. | 插入肩台深度量尺,确定肩台的高度。 |
![]() |
9. | 将5.0 mm x 4.0 mm的隐肩基台插入一个宽的一体式丙烯酸套筒内。 |
![]() |
10. | 使用指压的力量将隐肩基台及其套筒插入种植体内径。 |
![]() |
11. | 插入另外一颗基台和套筒。 |
![]() |
12. | 三颗宽一体式丙烯酸套筒的颊-![]() |
![]() |
13. | 将Kerr生产的复合树脂材料Temphase注射在套筒周围使其成为一整体。 |
![]() |
14. | 适当调改套筒周围的树脂后,在真空成型模板相应的牙位![]() |
![]() |
15. | 带有树脂的模板覆盖在套筒上。 |
![]() |
16. | 取下临时义齿抛光。 |
![]() |
17. | 抛光后的义齿用于帮助隐肩基台的重新就位。 |
![]() |
18. | 使用义齿帮助第二颗基台就位。 |
![]() |
19. | 酸蚀尖牙的远中面,用于粘接临时义齿。 |
![]() |
20. | 将DiamondLink涂抹在义齿的近中面。 |
![]() |
21. | 将经抛光的义齿及其远中基台套在就位的基台上并粘接在尖牙上。 |
![]() |
22. | 粘接在尖牙和套在基台上的临时义齿咬合时的颊侧观。 |
![]() |
23. | 戴入临时义齿10周后的颊侧观。 |
![]() |
24. | 拆除临时义齿后可见隐肩基台。 |
![]() |
25. | 卸下基台后种植体内径和龈袖口的![]() |
![]() |
26. | 插入3.0mm的印模柱。 |
![]() |
27. | 插入第三根印模柱。 |
![]() |
28. | 轻敲印模柱使其就位。 |
![]() |
29. | 完全就位的印模柱。 |
![]() |
30. | 在印模柱周围注射印模材料。 |
![]() |
31. | 上下颌咬合时受到印模柱的影响。 |
![]() |
32. | 取咬合记录前截短长的印模柱。 |
![]() |
33. | 将红色丙烯酸树脂放在白色印模柱上,记录咬合关系。 |
![]() |
34. | 插入红色塑料愈合基台。 |
![]() |
35. | 插入第三个塑料愈合基台。 |
![]() |
36. | 塑料愈合基台用来稍微扩大经临时义齿形成的龈袖口。 |
![]() |
37. | 软组织模型上的三颗一体化基台冠的颊侧观。 |
![]() |
38. | 在模型上制作粉红色的光固化塑料切端排列模板。 |
![]() |
39. | 三颗一体化基台冠的镜观。 |
![]() |
40. | 戴入基台冠前就位的塑料愈合基台。 |
![]() |
41. | 卸下愈合基台后的种植体内径和龈袖口。 |
![]() |
42. | 戴入第一颗基台冠。 |
![]() |
43. | 使用粉红色的塑料模板排列一体化基台冠。 |
![]() |
44. | 戴入第二颗基台冠。 |
![]() |
45. | 使用粉红色的塑料模板排列第二颗一体化基台冠。 |
![]() |
46. | 戴入第三颗基台冠。 |
![]() |
47. | 轻敲第一颗基台冠使其就位于种植体内径。 |
![]() |
48. | 轻敲第二颗一体化基台冠就位。 |
![]() |
49. | 轻敲第三颗一体化基台冠就位。 |
![]() |
50. | 蓝色印记显示咬合接触。 |
![]() |
51. | 一体化基台冠的颊侧观显示出牙龈的美观效果。 |
![]() |
52. | 一体化基台冠咬合时的颊侧观。 |
![]() |
53. | X光片显示完成的一体化基台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