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on一体化基台冠: 两颗上颌种植体的两阶段式植入的同期利用进行Bicon可吸收胶原膜植骨,然后植入第三颗种植体,并用一体化基台冠修复


此病例展示两颗上颌种植体的两阶段式植入的同期进行同种异体骨材料移植至中等深度的颊侧骨缺损处,并放置Bicon可吸收胶原膜,然后植入第三颗种植体,最后用一体化基台冠修复三颗种植体。

     


1. 术前的X光片。


2. 翻瓣后可见牙槽嵴处有一深的骨缺损区和右上颌尖牙拔牙创。


3. 用2.0mm的先锋钻在1100RPM转速下预备牙槽骨。


4. 平行杆就位在经先锋钻预备的牙槽窝内。


5. 插入平行杆,作为邻近牙槽骨预备方向的参考。


6. 插入两根平行杆确认经预备的牙槽窝的方向,并看到暴露出的植骨位点。


7. 直柄上的手动扩孔钻的刃槽内收集到的骨组织。


8. 在手动扩孔钻的刃槽内收集的骨组织与同种异体材料混合,提高植骨的成骨潜力。


9. 裁剪Bicon可吸收胶原膜后放置到植骨区。


10. 用螺纹直柄上的骨扩张器将牙槽骨扩宽。


11. 就位的种植体的内径的面观。


12. 将龈瓣向根方扩展,为Bicon可吸收胶原膜提供空间。


13. 将Bicon 可吸收胶原膜钉住。钉住胶原膜并不是必须的,完全是医师的临床决定。


14. 放置第二块Bicon可吸收胶原膜。


15. 植骨前缝合,从而为可吸收膜提供稳定性。


16. 缝合为可吸收膜和植骨材料提供额外的支持。


17. 将同种异体材料和收集到的骨组织混合,然后放置到牙槽骨的缺失区。


18. 增加缝合,使可吸收膜更稳定地覆盖在植骨材料上。


19. 在Bicon可吸收胶原膜上关闭龈瓣。


20. 用间断式及连续式的缝合法将龈瓣复位。


21. 术后的X光片。


22. 术后两周拆线后的唇颊侧观。


23. 种植体植入及植骨9个月后,于手术区做扇贝形的切口,以利于龈乳头的成形。


24. 翻瓣后显示增高的牙槽嵴和两颗就位在种植体内径的聚乙烯愈合帽。


25. 插入引导杆检查种植体的稳定性和位置方向。


26. 用先锋钻在植骨区预备牙槽骨,准备植入另外一颗种植体。


27. 用平行杆确定经先锋钻预备的牙槽窝的位置方向。


28. 手动扩孔钻的刃槽里收集到的骨组织。


29. 将5.0mm x 8.0mmHA表面的种植体植入牙槽窝内。


30. 就位的引导杆显示三颗种植体的位置方向。


31. 缝合。


32. 术后的X光片。


33. 第三颗种植体植入10个月后做切口暴露种植体。


34. 从上颌右尖牙处的种植体上取下愈合帽。


35. 将龈沟绞刀套在引导杆上,清除种植体上任何多余的骨组织。


36. 将3.0mm的绿色金属印模柱插入种植体内径,取种植体水平转移印模。


37. 轻敲印模柱使其正确就位。


38. 将印模材料注射在印模柱周围。


39. 在黑色背景下比色,并数码成像,以便于制作美观的一体化基台冠。


40. 病人原先的可摘局部义齿作为临时过渡义齿。


41. 用定制的粉红色聚瓷材料比色,并数码成像以便制作美观的牙龈。


42. 石膏模型上的一体化基台冠及其丙烯酸定位模板。


43. 尖牙一体化基台上的定制就位夹具。


44. 侧切牙的就位夹具。


45. 中切牙的就位夹具。


46. 一体化基台冠的镜观。


47. 一体化基台冠的镜观。


48. 一体化基台冠的镜观。


49. 戴入一体化基台冠前的愈合基台。


50. 取下塑料愈合基台后的种植体内径和龈袖口。


51. 戴入尖牙的一体化基台冠。


52. 装在直柄上的定制就位夹具引导就位力沿种植体内径和基台柱的长轴方向传递,从而实现锥形锁柱的连接关系。


53. 戴入侧切牙的一体化基台冠。


54. 戴入右尖牙的一体化基台冠。


55. 装在直柄上的定制就位夹具引导就位力沿种植体内径和基台柱的长轴方向传递,从而实现锥形锁柱的连接关系。


56. 就位的三颗一体化基台冠的颊侧观。


57. 一体化基台冠就位后的X光片。


58. 戴入基台冠后病人的微笑。
返回顶端